Varnish配置文件详解(架构师之路)

(编辑:jimmy 日期: 2024/12/27 浏览:2)

既然Varnish需要在多台服务器上缓存数据,就需要Varnish映射所有的URL到一台单独的主机。
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:
backend webserver { 
.host = "127.0.0.1"; 
.port = "80"; 
.connect_timeout = 4s; 
.first_byte_timeout = 5s; 
.between_bytes_timeout = 20s; 


该块配置用于定义一台Varnish默认访问的后端服务器,当Varnish需要从后端服务器获取数据时,就会访问自己的80端口。

当然Varnish也可以定义多台后端服务器实现负载均衡的目的。

.connect_timeout定义的是等待连接后端的时间
.first_byte_timeout定义的是等待从backend传输过来的第一个字节的时间
.between_bytes_timeout 定义的是两个字节的间隔时间

当然还可以增加一个backend,用于访问本机的8090端口,假设通过该端口提供图片服务。

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:
backend img { 
.host = "127.0.0.1"; 
.port = "8090"; 


 
当匹配img的URL时,需把请求发送到上面定义的backend img,其他的请求发送到backend webserver。
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:
sub vcl_recv { 
if (req.url ~ "^/img/") { 
set req.backend = img; 
} else { 
set req.backend = webserver. 


Varnish不仅仅可以定义多个backend,还可以把多个backend合成一个组,使用循环的方式把请求分配给组中的backends。并且Varnish会根据健康检查情况来判断后端服务器是否正常提供服务。
Varnish使用区域语言VCL来管理定义Varnish的存取策略。VCL语法简单,跟Perl比较相似,可以使用多种运算符如"="、"=="、"!,&&,!!"等形式;也可以使用正则表达式来进行匹配,还可以使用"set"来指定变量。当执行VCL时,Varnish会先把VCL转换成二进制代码。
有一点要注意,"\"字符在VCL里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,这点和其他语言不同。另外,VCL只是配置语言,并不是真正的编程语言,所以没有循环和自定义变量。

为了可以更好地对Varnish进行配置调整,需要了解Varnish的配置语法,也就是VCL语言。下面对VCL常用的一些函数和变量进行介绍。

(1)vcl_recv模块

用于接收和处理请求。当请求成功被调用后,Varnish通过判断请求的数据来决定如何处理请求。此模块一般以如下几个关键字结束。

pass:表示进入pass模式,把请求交给vcl_pass模块处理。
pipe:表示进入pipe模式,把请求交给vcl_pipe模块处理。
error code [reason]:表示把错误标识返回给客户端,并放弃处理该请求。错误标识包括200、405等。"reason"是对错误的提示信息。

(2)vcl_pipe模块

此模块在请求进入pipe模式时被调用,用于将请求直接传递至后端主机,在请求和返回的内容没有改变的情况下,也就是在当前连接未关闭时,服务器将不变的内容返回给客户端,直到该连接被关闭。

(3)vcl_pass模块

此模块表示当请求被pass后,用于将请求直接传递至后端应用服务器。后端应用服务器在接收请求后将数据发送给客户端,但不进行任何数据的缓存,在当前连接下每次都返回最新的内容。

(4)lookup

一个请求在vcl_recv中被lookup后,Varnish将在缓存中提取数据。如果缓存中有相应的数据,就把控制权交给vcl_hit模块;如果缓存中没有相应的数据,请求将被设置为pass并将其交给vcl_miss模块。

(5)vcl_hit模块

执行lookup指令后,Varnish在缓存中找到请求的内容后将自动调用该模块。

在此模块中,deliver表示将找到的数据发送给客户端,并把控制权交给vcl_deliver模块。

(6)vcl_miss模块

执行lookup后,Varnish在缓存中没有找到请求的内容时会自动调用该方法。此模块可以用于判断是否需要从后端服务器获取内容。

在此模块中,fetch表示从后端获取请求的数据,并把控制权交给vcl_fetch模块。

(7)vcl_fetch模块

在后端主机更新缓存并且获取内容后调用该方法,接着,通过判断获取的内容来决定是将内容放入缓存,还是直接返回给客户端。

(8)vcl_deliver模块

当一个没有被缓存的数据交付给客户端的时候被调用。

(9)vcl_timeout 模块

在缓存数据到期前调用此模块。

在此模块中,discard表示从缓存中清除到期数据。

(10)vcl_discard模块

在缓存数据到期后或缓存空间不够时,自动调用该模块。

在此模块中keep表示将数据继续保留在缓存中。

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:
acl purge { 
       "localhost"; 
       "127.0.0.1"; 
       "18.81.12.10"; 

 
 if (req.request == "PURGE") {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if (!client.ip ~ purge) {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error 405 "Not allowed.";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}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return(lookup); 
       } 

这两个规则定义了允许哪些主机通过HTTP来执行PURG进行缓存删除。如果不是指定的IP,就会出现HTTP 405错误,提示Not allowed错误字样。
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:
if (req.http.host ~ "^(read)") {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set req.backend = webserver;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if (req.request != "GET" && req.request != "HEAD") {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return(pipe);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}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else {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return(lookup);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} 
     } 
     else {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error 404 " Cache Server";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return(lookup); 
     } 

这段条件判断用于对aaa.com域名进行缓存加速,aaa.com是泛指概念,也就是说所有以aaa.com结尾的域名都进行缓存。而if (req.request != "GET" && req.request != "HEAD") 表示"如果请求的类型不是GET与HEAD",则返回错误码404。
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:
if (req.url ~ "^/images") { 
  unset req.http.cookie; 
 } 

这条规则的意思是清除服务器上/images目录下的所有缓存,当这个请求在后端服务器生效时,如果访问的URL匹配这个规则,那么头信息中的cookie就会被删除。

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:
if (req.request == "GET" && req.url ~ "\. (png|swf|txt|png|gif|jpg|css|js|htm| html)$") { 
  unset req.http.cookie; 
 } 
 
if (req.http.x-forwarded-for) {  
        set reqreq.http.X-Forwarded-For =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req.http.X-Forwarded-For ", " client.ip; }  
else { set req.http.X-Forwarded-For = client.ip; } 


因为Squid、Varnish都会把客户端的IP地址放在HTTP_X_FORWARDED_FOR里面传给后端的Web服务器,所以后端的Web程序都要对其进行调用。
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:
if (req.request != "GET" && 
    req.request != "HEAD" && 
    req.request != "PUT" && 
    req.request != "POST" && 
    req.request != "TRACE" && 
    req.request != "OPTIONS" && 
    req.request != "DELETE") { 
  return (pipe); 
 } 

该if判断表示如果请求的类型不是GET、HEAD、PUT、POST、TRACE、OPTIONS、DELETE时,则进入pipe模式。注意这里的"&&"是与的关系。
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:
if (req.request == "GET" && req.url ~ "\. (png|swf|txt|png|gif|jpg|css|js|htm| html)") {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set beresp.ttl = 180s; 
       } 
       else {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set beresp.ttl = 30d; 
       } 
        return (deliver); 


 
该if判断用于对请求类型是GET,并且请求的URL以png、swf、txt、gif、css、js等结尾时,则进行缓存,缓存时间为180秒。其他缓存为30天。
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:
sub vcl_deliver { 
 set resp.http.x-hits = obj.hits ; 
 if (obj.hits > 0) { 
  set resp.http.X-Cache = "HIT read.easouu.com"; 
 } 
 else { 
      set resp.http.X-Cache = "MISS read.easou.com"; 
 } 

 
这个模块定义的是添加一个Header标识,以判断缓存是否命中。
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:
sub vcl_error { 
 set obj.http.Content-Type = "text/html; charset=utf-8"; 
 synthetic {" 
<"1.0" encoding="utf-8"?>
<!DOCTYPE html PUBLIC "-//W3C//DTD XHTML 1.0 Strict// EN" "http://www.w3.org/TR/ xhtml1/DTD/xhtml1-strict.dtd">
<html>
   <head>
      <title>"} obj.status " " obj.response {"</title>
   </head>
   <body>
      <h1>Error "} obj.status " " obj.response {"</h1>
      <p>"} obj.response {"</p>
      <h3>Guru Meditation:</h3>
      <p>XID: "} req.xid {"</p>
      <hr>
      <address>
         <a href="http://read.easou.com/">read.easou.com</a>
      </address>
   </body>
</html>
"}; 
 return (deliver); 

最后这个模块定义了访问错误页面时的返回信息。

现在varnish配置基本完成,可以在8080端口上启动varnish,并进行一些基本的测试。

Varnish缓存的配置

简单的配置文件内容如下:

backend webserver { 
.host = "127.0.0.1"; 
.port = "8090"; 
.connect_timeout = 4s; 
.first_byte_timeout = 5s; 
.between_bytes_timeout = 20s; 
} 
acl purge { 
    "localhost"; 
    "127.0.0.1"; 
    "18.81.12.10"; 
} 
 
sub vcl_recv { 
 
    if (req.request == "PURGE") { 
        if (!client.ip ~ purge) { 
            error 405 "Not allowed."; 
        } 
        return(lookup); 
    } 
 
    if (req.http.host ~ "^(read)") { 
        set req.backend = webserver;  
        if (req.request != "GET" && req.request != "HEAD") { 
            return(pipe); 
        } 
        else { 
            return(lookup); 
        } 
    } 
    else { 
        error 404 " Cache Server";  
        return(lookup); 
    } 
 
 if (req.request == "GET" && req.url ~ "\.(png|swf|txt|png|gif|jpg|css|js| htm|html)$") { 
 unset req.http.cookie; 
 } 
 
 if (req.url ~ "^/images") { 
 unset req.http.cookie; 
 } 
 
   if (req.http.Cache-Control ~ "(no-cache|max-age=0)") { 
    purge_url(req.url);  
   }  
   return (lookup); 
 
if (req.http.x-forwarded-for) {  
    set reqreq.http.X-Forwarded-For =  
        req.http.X-Forwarded-For ", " client.ip; }  
else { set req.http.X-Forwarded-For = client.ip; } 
 
 
if (req.request != "GET" && 
  req.request != "HEAD" && 
  req.request != "PUT" && 
  req.request != "POST" && 
  req.request != "TRACE" && 
  req.request != "OPTIONS" && 
  req.request != "DELETE") { 
 return (pipe); 
 } 
 
 if (req.request != "GET" && req.request != "HEAD") { 
 return (pass); 
 }  
 
 if (req.http.Authorization || req.http.Cookie) { 
 return (pass); 
 } 
} 
 sub vcl_pipe { 
   # set req.http.connection = "close"; 
   return (pipe);} 
 sub vcl_hit { 
 if (!obj.cacheable) { 
 return (pass); 
 } 
 if (req.request == "PURGE") { 
     set obj.ttl = 0s; 
     error 200 "Purged."; 
   } 
 return (deliver); 
} 
 
sub vcl_miss { 
 return (fetch); 
} 
 
 
sub vcl_fetch { 
 
if (!beresp.cacheable) { 
 return (pass); 
 } 
 if (beresp.http.Set-Cookie) { 
 return (pass); 
 } 
 
 if (beresp.http.Pragma ~ "no-cache" || 
   beresp.http.Cache-Control ~ "no-cache" || 
      beresp.http.Cache-Control ~ "private") { 
 return (pass); 
   } 
 
if (req.url ~ "^/cover/") { 
        set beresp.ttl = 1800s; 
    } 
    else { 
        set beresp.ttl = 30d; 
    } 
     return (deliver); 
 
    
#    if (req.request == "GET" && req.url ~ "\.(png|swf|txt|png|gif|jpg|css|js| htm|html|jsp)") { 
#        set beresp.ttl = 180s; 
#    } 
#    else { 
#        set beresp.ttl = 30d; 
#    } 
#    return (deliver); 
} 
 
sub vcl_deliver { 
 set resp.http.x-hits = obj.hits ; 
 if (obj.hits > 0) { 
 set resp.http.X-Cache = "HIT read.easouu.com"; 
 } 
 else { 
   set resp.http.X-Cache = "MISS read.easou.com"; 
 } 
} 
sub vcl_error { 
 set obj.http.Content-Type = "text/html; charset=utf-8"; 
 synthetic {" 
<"1.0" encoding="utf-8"?> 
<!DOCTYPE html PUBLIC "-//W3C//DTD XHTML 1.0 Strict//EN" "http://www.w3.org/TR/ xhtml1/DTD/xhtml1-strict.dtd"> 
<html> 
  <head> 
   <title>"} obj.status " " obj.response {"</title> 
  </head> 
  <body> 
   <h1>Error "} obj.status " " obj.response {"</h1> 
   <p>"} obj.response {"</p> 
   <h3>Guru Meditation:</h3> 
   <p>XID: "} req.xid {"</p> 
   <hr> 
   <address> 
     <a href="http://read.easou.com/">read.easou.com</a> 
   </address> 
  </body> 
</html> 
"}; 
 return (deliver); 
} 

Varnish 简介

Varnish 是一款高性能且开源的反向代理服务器和 HTTP 加速器,其采用全新的软件体系机构,和现在的硬件体系紧密配合,与传统的 squid 相比,varnish 具有性能更高、速度更快、管理更加方便等诸多优点,很多大型的网站都开始尝试使用 varnish 来替换 squid,这些都促进 varnish 迅速发展起来。
挪威的最大的在线报纸 Verdens Gang(vg.no) 使用 3 台 Varnish 代替了原来的 12 台 Squid,性能比以前更好,这是 Varnish 最成功的应用案例。


Varnish 文件缓存的工作流程

Varnish 与一般服务器软件类似,分为 master 进程和 child 进程。Master 进程读入存储配置文件,调用合适的存储类型,然后创建 / 读入相应大小的缓存文件,接着 master 初始化管理该存储空间的结构体,然后 fork 并监控 child 进程。Child 进程在主线程的初始化的过程中,将前面打开的存储文件整个 mmap 到内存中,此时创建并初始化空闲结构体,挂到存储管理结构体,以待分配。Child 进程分配若干线程进行工作,主要包括一些管理线程和很多 worker 线程。
接着,开始真正的工作,varnish 的某个负责接收新 HTTP 连接线程开始等待用户,如果有新的 HTTP 连接过来,它总负责接收,然后唤醒某个等待中的线程,并把具体的处理过程交给它。Worker 线程读入 HTTP 请求的 URI,查找已有的 object,如果命中则直接返回并回复用户。如果没有命中,则需要将所请求的内容,从后端服务器中取过来,存到缓存中,然后再回复。
分配缓存的过程是这样的:它根据所读到 object 的大小,创建相应大小的缓存文件。为了读写方便,程序会把每个 object 的大小变为最接近其大小的内存页面倍数。然后从现有的空闲存储结构体中查找,找到最合适的大小的空闲存储块,分配给它。如果空闲块没有用完,就把多余的内存另外组成一个空闲存储块,挂到管理结构体上。如果缓存已满,就根据 LRU 机制,把最旧的 object 释放掉。
释放缓存的过程是这样的:有一个超时线程,检测缓存中所有 object 的生存期,如果超初设定的 TTL(Time To Live)没有被访问,就删除之,并且释放相应的结构体及存储内存。注意释放时会检查该存储内存块前面或后面的空闲内存块,如果前面或后面的空闲内存和该释放内存是连续的,就将它们合并成更大一块内存。
整个文件缓存的管理,没有考虑文件与内存的关系,实际上是将所有的 object 都考虑是在内存中,如果系统内存不足,系统会自动将其换到 swap 空间,而不需要 varnish 程序去控制。

Varnish 安装

下载 varnish 安装包

建议下载最新稳定版本(现在最新 varnish 版本为 3.0.2),varnish 提供源代码安装包和可执行程序安装包,按照您的习惯下载适合您平台的任一安装包即可。

安装 varnish

源代码安装包安装

首先安装 pcre 库,pcre 库是为兼容正则表达式,如果不安装,在安装 varnish2.0 版本以上时,会提示找不到 pcre 库。以下是 pcre 的安装过程,其代码如清单 1 所示:

清单 1. pcre 库安装代码

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:
tar zxvf pcre.tar.gz
     cd pcre/
     ./configure --prefix=/usr/local/pcre/
     Make && make install

安装 varnish,其代码如清单 2 所示:

清单 2. varnish 安装代码

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:
 tar xzvf varnish-3.0.2.tar.gz
        cd varnish-3.0.2
        export PKG_CONFIG_PATH =/usr/local/pcre/lib/pkgconfig
        ./configure --prefix=/usr/local/varnish   
        make
        make install

可执行程序安装包安装
 
RedHat 系统环境下的安装 varnish,您需要安装以下软件:automake、autoconf、libtool、ncurses-devel、libxslt、groff、pcre-devel、pkgconfig,然后进行 varnish 的安装,安装代码如清单 3 所示:

清单 3. varnish 安装代码
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:   
 rpm -i varnish-2.1.4-2.el5.x86_64.rpm

启动 varnish

清单 4. varnish 启动代码
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:   
 varnishd -f /etc/varnish/default.vcl -s file,/var/varnish_cache,1G \
 -T 127.0.0.1:2000 -a 0.0.0.0:9082

各参数的含义如下:

-f 指定 varnish 的配置文件位置
-s 指定 varnish 缓存存放的方式,常用的方式有:“-s file,<dir_or_file>,<size>”。
-T address:port 设定 varnish 的 telnet 管理地址及其端口
-a address:port 表示 varnish 对 http 的监听地址及其端口

Varnish 配置

VCL 简介

VCL(varnish configuration language)是 varnish 配置语言,其用来定义 varnish 的存取策略。VCL 语法比较简单,跟 C 和 Perl 比较相似。主要有以下几点:
"codetitle">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:    
 set req.http.X-hit = " hit" "it";

\”字符在 VCL 里没有特别的含义,这点与其他语言略有不同。
"codetitle">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:   
  backend www {
    .host = "www.example.com";
    .port = "9082";
  }

后端对象的使用,代码如清单 7 所示

清单 7. backend 的使用代码
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:   
  if (req.http.host ~ "^(www.)") { 
     set req.backend = www;
  }

VCL 后端的集合 director

VCL 可以把多个 backends 聚合成一个组,这些组被叫做 director,这样可以增强性能和弹力,当组里一个 backend 挂掉后,可以选择另一个健康的 backend。VCL 有多种 director,不同的 director 采用不同的算法选择 backend,主要有以下几种:
"codetitle">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:
backend www {
   .host = "www.example.com";
   .port = "9082";
   .probe = {
     .url = "/test.jpg";// 哪个 url 需要 varnish 请求
     .timeout = 1 s;// 等待多长时间超时
     .interval = 5s// 检查的时间间隔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.window = 5;// 维持 5 个 sliding window 的结果
     .threshold = 3;// 至少有三次 window 是成功的,就宣告 backend 健康
   }
  }

ACL

ACL 可创建一个客户端的访问控制列表,你可以使用 ACL 控制哪些客户端可以访问,哪些客户端禁止访问。定义 ACL 代码如清单 9 所示:

清单 9. ACL 定义代码

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:   
  Acl local{
    "localhost";
    "192.0.2.0"/24;
    !"192.0.2.23";// 除去该 IP
  }

VCL 内置函数

用于接收和处理请求。当请求到达并成功接收后被调用,通过判断请求的数据来决定如何处理请求。例如如何响应、怎么响应、使用哪个后端服务器等。

此函数一般以如下几个关键字结束。

pass:表示进入 pass 模式,把请求控制权交给 vcl_pass 函数。
pipe:表示进入 pipe 模式,把请求控制权交给 vcl_pipe 函数。

lookup:表示进入 lookup 模式,把请求控制权交给 lookup 指令处理,在缓存中查找被请求的对象,并且根据查找的结果把控制权交给函数 vcl_hit 或函数 vcl_miss。

error code [reason]:表示返回“code”给客户端,并放弃处理该请求。“code”是错误标识,例如 200 和 405 等。“reason”是错误提示信息。

vcl_pipe 函数

此函数在进入 pipe 模式时被调用,用于将请求直接传递至后端主机,在请求和返回的内容没有改变的情况下,将不变的内容返回给客户端,直到这个连接被关闭。

此函数一般以如下几个关键字结束。

error code [reason]。

pipe。

vcl_pass 函数

此函数在进入 pass 模式时被调用,用于将请求直接传递至后端主机。后端主机在应答数据后将应答数据发送给客户端,但不进行任何缓存,在当前连接下每次都返回最新的内容。

此函数一般以如下几个关键字结束。

error code [reason]。

pass。

restart 重新启动流程,增加启动次数,如果重新启动次数高于 max_restarts 发出一个错误警告

vcl_hash

当您想把一个数据添加到 hash 上时,调用此函数。

此函数一般以如下几个关键字结束。

Hash。

vcl_hit 函数

在执行 lookup 指令后,在缓存中找到请求的内容后将自动调用该函数。

此函数一般以如下几个关键字结束。

deliver:表示将找到的内容发送给客户端,并把控制权交给函数 vcl_deliver。

error code [reason] 。

pass。

restart 重新启动流程,增加启动次数,如果重新启动次数高于 max_restarts 发出一个错误警告

vcl_miss 函数

在执行 lookup 指令后,在缓存中没有找到请求的内容时自动调用该方法。此函数可用于判断是否需要从后端服务器获取内容。

此函数一般以如下几个关键字结束。

fetch:表示从后端获取请求的内容,并把控制权交给 vcl_fetch 函数。

error code [reason] 。

pass。

vcl_fetch 函数

在后端主机更新缓存并且获取内容后调用该方法,接着,通过判断获取的内容来决定是将内容放入缓存,还是直接返回给客户端。

此函数一般以如下几个关键字结束。

error code [reason]。

pass。

deliver。

esi。

restart 重新启动流程,增加启动次数,如果重新启动次数高于 max_restarts 发出一个错误警告

vcl_deliver 函数

将在缓存中找到请求的内容发送给客户端前调用此方法。

此函数一般以如下几个关键字结束。

error code [reason]。

deliver。

restart 重新启动流程,增加启动次数,如果重新启动次数高于 max_restarts 发出一个错误警告

vcl_error

出现错误时调用此函数。

此函数一般以如下几个关键字结束。

deliver。

restart。

VCL 处理流程

VCL 处理的流程图如图 1 所示

图 1.VCL 处理流程

Varnish配置文件详解(架构师之路)

Varnish 处理 HTTP 请求的过程大致分为如下几个步骤。

"jbborder"> 公共变量名 含义 req.backend 指定对应的后端主机 server.ip 表示服务器 IP client.ip 表示客户端 IP req.quest 只是请求的类型,例如 GET、HEAD 等 req.url 指定请求的地址 req.proto 表示客户端发起请求的 HTTP 协议版本 req.http.header 表示对应请求中的 HTTP 头部信息 req.restarts 表示重启次数,默认最大值为 4

Varnish 在向后端主机请求时,可是用的公共变量如表 2 所示

表 2. 向后端主机请求时可用公共变量

公共变量名 含义 beresp.requset 指定请求类型,例如 GET、HEAD 等 beresp.url 表示请求地址 beresp.proto 表示客户端发起请求的 HTTP 协议版本 beresp.http.header 表示对应请求中 HTTP 头部信息 beresp.ttl 表示缓存的生存周期,cache 保留时间(s)

从 cache 或是后端主机获取内容后,可以使用的公共变量如表 3 所示

表 3. 后端主机获取内容时可使用公共变量

公共变量名 含义 obj.status 返回内容的请求状态码,例如 200、302、504 等 obj.cacheable 返回的内容是否可以缓存 obj.valid 是否有效的 HTTP 请求 obj.response 返回内容的请求状态信息 obj.proto 返回内容的 HTTP 版本 obj.ttl 返回内容的生存周期,也就是缓存时间,单位秒 obj.lastuse 返回上一次请求到现在的时间间隔,单位秒

对客户端应答时,可以使用的公共变量如表 4 所示

表 4. 对客户端相应时可使用公共变量

公共变量名称 含义 resp.status 返回给客户端的 HTTP 代码状态 resp.proto 返回给客户端的 HTTP 协议版本 resp.http.header 返回给客户端的 HTTP 头部消息 resp.response 返回给客户端的 HTTP 头部状态

VCL 调试

VCL 为配置文件语言,无法像 c/c++ 那样进行单步调试,当 VCL 运行的效果和预期效果不一样时,很难发现哪出现逻辑错误,这时除了查看代码查找错误外,我们还可以采用内置 C 语言和浏览器查看返回对象中的状态来查找逻辑的错误。
我们可以采用内置 C 语言来打印相应的信息,例如我们可以在相应的地方打印信息,来查看 VCL 流程的执行是否正确。内置 C 语言打印信息代码如清单 10 所示:

清单 10. 打印信息代码

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:
  C{
     #include<syslog.h>// 首先要包含头文件
      }C
      C{
     Syslog(LOG_INFO,"VCL run here in function xxx in line xxx");
      }C

启动 varnish 后,我们可以采用 tail -f /var/log/messages 命令在 /var/log/messages 中查看相应的打印信息。查看的打印信息如图 2 所示:

图 2. varnish 打印信息

Varnish配置文件详解(架构师之路)

我们还可以将某些变量的值设置到返回给浏览器的对象上,然后在浏览器中查看该变量的值。设置变量值代码如清单 11 所示:

清单 11. varnish 变量设置代码

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:    
 set beresp.http.X-Cookie-Debug-req-cookie = req.http.Cookie;

在 chrome 浏览器中查看 beresp.http.X-Cookie-Debug-req-cookie 的值,结果如图 3 所示:

图 3. 在浏览器中查看 varnish 变量的值

Varnish配置文件详解(架构师之路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