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编辑:jimmy 日期: 2025/1/9 浏览:2)
有的人死了仍然以光辉伟岸的形象活在世人心中,有的人死了却要遭受世人无尽的唾弃,很显然慈禧属于后者,生前屡次出卖国家利益,死后陵墓周围几乎寸草不生,“无功无德”或许是她人生最真实的写照。
慈禧,清朝末年充满污点的传奇人物。慈禧入宫的时候只有十七岁,当时她的颜值根本谈不上倾国倾城,仅仅只是被封为贵人,根本不具备执掌后宫的权力。
尽管先天不足,但慈禧却始终坚信自己有朝一日能够出人头地。为了提升自己的魅力,她每天坚持用鸡蛋清敷面膜,保养肌肤,甚至还饮用最新鲜的人乳,就连化妆品也是她一手研制出来的。
时间久了,慈禧的魅力直线上升,咸丰皇帝花在她身上的时间也越来越多。最关键的是慈禧通晓满汉两族语言,对于政治有着独到的理解,时常能帮助咸丰排忧解难。
也正是因为这样,咸丰对于慈禧越来越依赖,加上他本身体弱多病、性情慵懒,执政后期他将很多的政务都交由慈禧处理。
慈禧本就是野心勃勃的女子,咸丰放权的做法进一步滋长了她的野心,所以咸丰死后不久慈禧便联合恭亲王奕訢发动“辛酉政变”,将载垣、端华等八位顾命大臣全部拉下政坛,自己牢牢把握住朝政大权。
从那以后,慈禧开启了长达半个世纪的统治生涯,可她不但没有做出半点值得称道的政绩,还三番五次出卖国家利益,将整个民族都置于水深火热之中。
《烟台条约》、《中法新约》、《马关条约》、《中俄密约》、《辛丑条约》这些都是慈禧统治期间的“战果”,每一份条约都诉说着她的懦弱与无能。
最令人愤怒的是,慈禧面对外国列强的时候卑躬屈膝唯唯诺诺,对于国内弱小的进步势力却大打出手丝毫不留情面。
因为慈禧的干预,康有为、梁启超等思想进步之人组织起来的维新变法,仅仅存在了一百天就被扼杀于摇篮之中,谭嗣同、杨深秀、刘光等戊戌六君子也是因此遭遇劫难。
公允地说,慈禧是整个国家乃至民族的罪人,在她统治期间,朝廷内部一片乌烟瘴气,各级官员唯有同流合污、沆瀣一气才能生存,那些有真才实干不愿狼狈为奸的清官被不断排挤,根本没有为生民立命的机会。
慈禧统治期间整个国家与民族都受尽了屈辱,面对列强的侵略与欺凌,一味地忍让屈服,出卖国家利益,置整个国家于危险的境地,在中国近代史中留下难以洗刷的耻辱。
1908年11月15日,慈禧病逝,随后被葬在峪定东陵,不过死亡并没有带着人们对她的厌恶与反感,反而进一步加深这一情绪,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有关慈禧的野史奇闻满天飞,其中最具传唱度的话题便是有关她陵墓的种种故事。
同治五年(1866年),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定陵终于完工,正当承修大臣们满心欢喜自圆满完成任务的时候,他们突然想到一个棘手的问题:按照清朝祖制,皇陵周围只能建一座皇后陵,可当时咸丰的皇后有两位——慈安与慈禧,该如何分配这个名额呢?
冥思苦想之下,承修大臣们终于找到了一个“两全其美”的办法:仅仅只修建一座皇后陵,不过将两个皇后的棺椁并排放在一起。
没想到这个奏折刚到慈禧手中,承修大臣们就被骂得狗血淋头,要知道哪怕是妃园寝的妃子都有着自己的专属陵墓空间,她们贵为皇太后怎么能忍受棺椁挨在一起?
无奈之下,承修大臣们提议按照双妃园寝的风格,增加两位皇太后陵寝的私人空间。
可慈禧依旧不依不饶,反问道:“我们只是太妃的身份吗?难道没有资格享受一人一寝的权力吗?”
既然手握实权的慈禧都发话了,即便承修大臣再不情愿也不敢提出反对意见,只能违背清朝祖制,按照慈禧的要求为两位皇太后各自修建一座陵墓。
不过修建皇后陵的事情也并非一锤定音,由于慈禧对于选址百般挑剔,此事一拖再拖,直到同治十二年的清明节,同治来到定陵为咸丰帝行敷士礼与大飨礼,事后又来到附近的平顶山和菩陀山勘探风水,为母亲慈禧选出最佳的陵寝地址。
经过一番仔细观察,同治认为平顶山与菩陀山风水甚佳,乃安全陵寝的风水宝地,于是几天过后,他下诏将平顶山改名“普祥峪”,并作为慈安太后的陵墓地址;将菩陀山改名“菩陀峪”,作为慈禧太后的陵墓地址。
同年八月,两座陵墓正式开始修建,由于慈安与慈禧身份尊贵,所以这两座陵墓耗费了清王朝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,历时六年才正式完工。
慈安与慈禧的陵墓是清朝规格最高的两座皇后陵,因为她们的陵墓多了碑楼与下马牌,这是以往皇后陵都不曾有过的特殊待遇。
不过相较之下慈禧陵墓的规格要更胜一筹。光绪二十一年(1895年),慈禧以陵墓年久失修为由,将之前建好的菩陀峪万年吉地几乎全部拆除,翻新重建。
由于慈禧内心无比贪婪,所以这次陵墓重修工作规模非常浩大,从开工以来历时十三年才大功告成,甚至就连慈禧本人也没能熬到竣工那一刻便离开人世。
为了确保自己死后也能享尽荣华富贵,慈禧命人在陵墓中放置了大量价值连城的金银珠宝为她陪葬,翡翠西瓜、玲珑宝塔、珊瑚树、夜明珠等宝贝应有尽有,单单陵墓中金银珠宝发出的光芒都足以让人陷入短暂失明的状态。
然而也正是因为慈禧太过喜欢“炫富”,她的陵墓遭遇了一场浩劫。
1928年7月,孙殿英以开展军事演习为借口,命人用火药炸开清东陵,并且乘机劫掠慈禧陵墓中大量的金银珠宝,慈禧尸体上值钱的东西被扒得一干二净,尸骨更是被当作垃圾一样随意丢弃,如果不是后来溥仪帮她重新入殓,恐怕慈禧的尸首永远都无法得到安置。这也便是她“炫富”的代价。
慈禧陵墓还有一个非常怪异的现象——陵墓周围几乎寸草不生,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?
民间传说表示这是人为制造的结果,幕后主使正是慈禧本人,尽管没有确实的证据表明这种说法的真实性,不过仍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坟头几乎不长草的原因。
其实在传统观念当中,坟头不长草是一种非常不吉利的现象,不长草代表不接地气,这样会折损后人的气运。
可在慈禧看来,长草才是不吉利的征兆。当初陵墓即将竣工之时,醇亲王带着慈禧来到陵墓周围视察,起初慈禧对于这座规模宏大的陵墓非常满意,可在看到周边的杂草时,她莫名其妙来了一句:
如果日后我的坟墓上也长了杂草,那岂不是意味着我落草为寇了?
想到这里,慈禧心里越来越不舒服,回去好几天内都是茶不思饭不想,最后她找来承修的工匠们,让他们想办法解决坟头长草的问题。
可这种要求让承修工匠们也很难办,因为从来没人会要求自己的坟头不长草,不过既然是慈禧下达的命令,他们也不得不从。
经过多方搜寻资料,他们终于在一部古书典籍中找到了让坟头不长草的办法,即将硫磺石灰与泥土混合炒熟,杀死土壤中的营养物质,失去营养物质之后就连微生物也无法生长,如此一来也就几乎不会有杂草产生。
正是利用这种方法,修建陵墓的工匠们才能完成领导交代的任务,直至今日,慈禧陵墓坟头周围几乎是寸草不生。
其实这种炒熟土壤的做法不但能够防止坟头长出杂草,还能避免坟头出现积水、漏水的情况。
土壤中的营养物质会促进杂草的生长,久而久之杂草的根系越来越发达,对地宫顶部造成一定的破坏,一旦遇上下雨天,茂盛的杂草又会起到截流雨水的作用,如此一来坟头就会出现积水、漏水的情况。
而土壤炒熟以后,杂草已经不复存在,自然也不会出现积水、漏水的情况,可谓是一举多得。
总而言之,根据各方野史传闻的说法,慈禧坟头不长草是人为制造的结果,慈禧认为坟头长草无异于落草为寇,便让承修的工匠们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,而后者参考资料将土壤炒熟,杀死土壤中的营养物质,使得坟头不长草变为现实。
然而即便慈禧陵墓躲过了自然的损坏,也躲不过人为的破坏,因为孙殿英的存在,慈禧尸首一度无法得到妥善的安置,或许这也是她多次出卖国家利益理应遭到的报应吧!